阿拉伯世界研究

综合新闻

高校录取通知书,比的不只是颜值

来源:阿拉伯世界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12

大学不在乎有多少气派的大楼,更不在于录取通知书的精美和豪华。在教育部“简约、节约”的方向指导之下,相信人才辈出的高校一定能够设计出既体现本校精神,又令人耳目一新的录取通知书,作为迎接新生的第一份礼物。

近期,大批高校新生将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。近年来,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创意、设计、制作上花费的心思越来越多。因而录取季也成了社交平台上各大高校录取通知书比拼季。

花式创意比拼,远非以前单纯用一张纸上印几行字的录取通知书可比。设计别具匠心、制作精良的录取通知书,不仅起到了“通知”的作用,更是赋予了收藏价值。哪个学校不希望自己在学生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呢?不过,社交平台上也有网友认为通知书“比拼秀”太卷了,绝大部分精美的、特别设计的通知书所费不菲,也不符合当下的节约精神。用这笔钱为新生增加一些校园福利,或者帮扶更多的贫困学子不是更好?

今年,中山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首次采用礼盒套装样式,四川大学录取通知书则以“锦凤递书”为概念设计成卷轴式样,北京邮电大学的通知书将“二零二二”分别用阿拉伯数字、计算机二进制、摩斯密码三种方式进行表达,充分体现“邮电”基因,哈工大的录取通知书带有金刚石或蓝宝石……还有的学校在通知书里用上了芯片、3D打印等高级工艺。浙江农林大学更是将学校特色发挥到极致,用该校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,以刨切微薄竹为原料制作了既薄又韧的通知书。这些别具一格的录取通知书,受到新生的欢迎,也引起网友的羡慕。

就在几天前,教育部发文对录取通知书提出要求,首次明确要求,“各高校要坚持简约、节约的原则制作录取通知书,避免铺张浪费”。录取通知书过于追求“颜值”,并不符合大学教育精神;真正能够让新生在进入校园前就感受到浓浓的校园文化和治学之风,才是通知书的精神内核。基于这一点,陕西师范大学坚持了15年的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愈发成为一股清流。应邀一笔一画写录取通知书的永远是端方的老教授、在校生或校友。学校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,而师生校友之间的传承也尽在字里行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