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阿拉伯世界研究》
一 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传播的历史交流基础
二 六十年来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
(一)1966-2000年,建立在间接译本基础上的《道德经》传播
(二)2000年至今,《道德经》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呈现高潮,出现汉语直译本
三 老子著作与思想被接受与欢迎的原因及其对于阿拉伯文化的影响
(一)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被接受与欢迎的原因
(二)老子著作与思想对于阿拉伯文化的影响
四 结 语
文章摘要:论文基于汉语和阿拉伯语文献,梳理了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情形。两千余年的友好往来和两个伟大文明的交流互鉴,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向阿拉伯世界传播的基础。其传播历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:1966-2000年,建立在间接译本基础上的《道德经》传播;2000年至今,《道德经》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呈现高潮,出现第一本汉语直译本。能够抚慰读者心灵,与阿拉伯文化中苏菲思想的精神相通,是老子著作与思想被接纳和受欢迎的主要原因。立足于悠久而友好的交往历史,英法等强势语种作为桥梁,是老子著作与思想在阿拉伯世界传播的两个特点。
文章关键词:
论文DOI:10.16339/j.cnki.hdxbskb.2022.04.020
论文分类号:H059;B223.1;G206